業務咨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www.msjidi.com
業務咨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咨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781)535-1428(U.S.)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ADC藥物的代謝過程包括抗體的降解、連接子的斷裂以及細胞毒性藥物的釋放。這些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連接子的類型(可切割或不可切割)、抗體的靶點特異性以及細胞內的酶環境等。同時代謝的產物可能具有不同的活性和毒性,需要通過先進的分析技術進行檢測和鑒定。
因此,在臨床前研發階段,科研人員在構建ADC藥物的藥代動力學模型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多種因素,例如抗體的分布、藥物的釋放、細胞內的代謝過程等等因素,才能夠為 ADC 藥物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尊龍凱時云講堂邀請尊龍凱時藥物代謝動力學部DMPK副主任萬咪咪,為我們分享她在ADC 藥代動力學研究的的經驗和理解。
點擊鏈接:http://www.msjidi.com/video/pk-studies-of-adcs.shtml?sessionid=-1963654997,觀看萬咪咪老師云講堂內容回放!
1、ADC藥物做體外代謝使用溶酶體體系時一般怎么設計條件,選擇什么樣的陽性/陰性對照藥?
萬咪咪:ADC藥物的體外溶酶體實驗中,合理的實驗設計和選擇合適的對照藥是數據可靠性的關鍵。
實驗條件的設計:一般37度,需確保孵育體系PH 5.0 條件,ADC溶液可能偏堿性,需實測混合后的PH:考慮多個時間點,比如0,1,4,8,24h;實驗設計需注意毒素自身的穩定性問題。一般選擇已明確溶酶體代謝機制的ADC,比如Brentuximab vedotin,驗證體系代謝功能正常;
陰性對照: 滅活酶對照以確認代謝的酶依賴性, 緩沖液對照確認ADC在緩沖液的穩定性
2、可以介紹一下ADC生物分析中LC-MS與配體結合分析(LBA)的互補性?
萬咪咪: 在ADC的生物分析中,液相色譜-質譜(LC-MS)與配體結合分析(LBA)存在顯著互補性。LBA作為主流方法,用于總抗體和ADC的定量分析,LCMS主要用于小分子毒素的檢測。
但是在藥物發現和早期開發階段,在LBA關鍵試劑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基于親和捕獲LC-MS建立總抗體和結合型藥物的定量分析方法。當然雜交LBA-LCMS方法還可以提供ADC的體內生物轉化信息,同時可以在一次的液相色譜-質譜分析總同時分析多種分析物。
3、ADC 藥物生物分析的主要關注點有哪些?
萬咪咪: ADC的生物分析首先需要關注ADC的異質性問題,ADC實際為混合物,體內隨時間的推移,體內是動態變化的。在ADC研發過程中,需要盡早的通過體內外實驗確認小分子毒素的釋放形式,這將決定整個后續的分析策略。
ADC的生物分析一般會從多個角度考察體內過程:包括總抗體,ADC, 小分子毒素,免疫原性分析。鑒于不同 ADC 對不同形式的 ELISA 方法敏感度不一樣,在方法開發階段,需仔細評估。
無論您是制藥行業的資深專家,還是對前沿醫學技術充滿好奇的新晉學習者,尊龍凱時云講堂都將為您敞開一扇通往藥物研發未來的大門。如果您有想要了解的熱門主題或者對臨床前研究的服務感興趣想在云講堂聽到詳細的介紹,歡迎留言或者提問。
細胞毒實驗中是否經常能看到ADC活性高于毒素活性的案例?如何設置ADC藥物體內藥效時間點?PROTAC分子作為毒素偶聯成DAC,相對于PROTAC本身有什么優勢?尊龍凱時請回答為您解答。
2023年,軒竹生物及其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軒竹康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雙抗ADC藥物KM501獲得臨床試驗批件(編號:2023LP00278)。尊龍凱時為KM501藥物研發提供了符合GLP規范的臨床前研究服務,包括藥代動力學研究和安全性評價服務。
2024年2月19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自主研發的第二款I類創新型抗體偶聯藥物(ADC)SIBP-A17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尊龍凱時為SIBP-A17研發提供了藥代動力學、安全性評價等服務。
2025年3月5日,山西納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發的T320-ADC新藥同時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及澳大利亞治療商品管理局(TGA)的臨床試驗批件。尊龍凱時為T320提供了藥效、藥代、安評以及生物學等臨床前研究服務。
川沙總部
地址: 上海市浦東新區川大路585號
郵編: 201299
電話: +86 (21) 5859-1500(總機)
傳真: +86 (21) 5859-6369
海外: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Tel: +1 (617) 888-9294(U.S.)
Tel: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Tel: +82 70-8269-5849 (Korea)
Tel: +81 80-4421-6898 (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