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開始癌癥儼然成為主要的致死原因。根據中國國家癌癥中心的數據顯示,中國癌癥發病率排名前五的分別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結直腸癌。致死率前五名的癌癥分別為肝癌、胰腺癌、肺癌、食管癌和胃癌。
事實上,不止中國面臨這樣的公共衛生問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癌癥發病率同樣居高不下。欣慰的是,隨著小分子激酶抑制劑、單克隆抗體等靶向抗癌藥物的推出,全球抗癌藥物市場快速擴張,癌癥治療獲得重大突破。
迄今為止,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共批準了20種靶向抗腫瘤藥物(見下表),其中16種為原研進口新藥,僅4種藥物為中國藥企開發的新藥。在這20種藥物中,小分子藥物占絕大多數,共計15種。
肺癌靶向治療藥物
從我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看來,肺癌穩居第一。根據《2015年中國癌癥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有73萬人患上肺癌。在剛性需求推動下,我國肺癌用藥市場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2015年重點城市公立醫院醫院肺癌小分子靶向藥物市場達65.09億,同比增長5.61%。
目前,我國CFDA批準用于治療肺癌的靶向藥物主要有5種,除Avastin以外,其余5種皆為小分子激酶抑制劑。Iressa和Tarceva是較早批準用于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小分子藥物,分別于2003年和2004年獲FDA批準,但是相比晚上市一年的Tarceva,“領頭羊”Iressa多年的銷售額僅為羅氏Tarceva的三分之一。隨著專利安全末期的接近,且2017年已有仿制藥獲批,阿斯利康的Iressa面臨專利斷崖的窘境在所難免。
與之相反,為中國制藥界正名的埃克替尼自2011年獲CFDA批準以來,逐漸打破了肺癌靶向藥物市場被進口藥物壟斷的局面。據貝達藥業上市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埃克替尼3年銷售收入已達20.58億元,并連年保持高增長率,年均增長率高達122%。
胃癌及胃腸道間質瘤靶向治療藥物
胃癌是我國發病率僅次于肺癌的高發惡性腫瘤之一,早期診斷較難,晚期胃癌患者的預后差。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我國胃癌死亡人數為498例每千人,其中東部沿海城市地區及西北地區發病率較高。
目前,我國CFDA獲批的靶向治療胃癌的藥物僅有2種,分別為羅氏子公司基因泰克的Trastuzumab和恒瑞醫藥的阿帕替尼。1998年FDA批準Trastuzumab用于治療HER2過表達的乳腺癌,之后又被批準用于治療HER2過表達的轉移性胃癌。另一種藥物阿帕替尼2014年才獲CFDA批準,2015年銷售額達到5842萬元人民幣。
與胃癌相比,我國胃腸道間質瘤的發病率相對很低,每百萬人口約15個新發病例。目前,已在我國上市的靶向藥物為諾華的Imatinib和輝瑞的Sunitinib。Imatinib除了可以治療胃腸道間質瘤外,也是用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一線藥物,同時這也是全球第一個上市的小分子抗腫瘤靶向藥物。
血液系統腫瘤疾病靶向治療藥物
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都稱之為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疾病。目前,我國批準用于治療血液系統相關的惡性腫瘤疾病的靶向藥物有6種,包括微芯生物的1類國產新藥——西達本胺,用于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
分析近年來這6種藥物的年銷售情況,FDA早年間批準的幾種藥物:Imatinib、Dasatinib和Rituximab的2015年銷售額已經開始出現下跌。其中下降百分比最大的就是千年制藥的Bortezomib,下降約17.7%。該藥最早被批準用于治療多發性骨髓瘤,2006年被批準用于復發性或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
乳腺癌靶向治療藥物
乳腺癌是威脅女性健康的第一惡性腫瘤。我國雖然不是乳腺癌高發國家,但根據國家癌癥中心的數據顯示,全國乳腺癌發病率已經位居女性惡性腫瘤首位。2015年,我國乳腺癌發病人數為27萬余人,死亡人數超過7萬人。
目前國內用于乳腺癌靶向治療的藥物主要有Trastuzumab、Lapatinib和Everolimus。其中Trastuzumab就是大名鼎鼎的赫賽汀,是目前全球市場上唯一針對HER2過表達的單抗藥物,自2002年獲CFDA批準后快速占據國內乳腺癌市場。據市場調查發現,赫賽汀在乳腺癌目標患者擁有21.47%的滲透率,在胃癌目標患者中亦擁有1.95%的滲透率。
腎癌靶向治療藥物
腎癌占成人惡性腫瘤的2%~3%,多發于男性,發病機制至今尚不明確。過去20年間,我國腎癌發病率以平均每年6.5%的速度持續增長,位居泌尿系統腫瘤第二位。
目前,我國CFDA已經批準的相應靶向藥物主要有4種小分子藥物Sorafenib、Sunitinib、Everolimus、Axitinib以及1種單抗藥物Bevacizumab。分析近年銷售額的情況,單抗藥物Bevacizumab的市場明顯高于其他幾種小分子藥物,這是未來靶向藥物的市場發展趨勢。
乘風破浪,國產新藥一直在航途
我國CFDA目前獲批的20種靶向抗腫瘤藥物中,有4種為國產新藥。雖然國產的數量不多,但是質量不低。其中埃克替尼是我國第一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腫瘤藥物。根據埃克替尼的臨床試驗數據顯示,我們可以不謙虛的說,它終將成為肺癌治療藥物市場的領導者。
另外,恒瑞醫藥的阿帕替尼是全球首個被證實在晚期胃癌標準化療失敗后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VEGFR-2靶向藥物。微芯生物的西達本胺是全球首個獲批的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也是中國首個授權美國等發達國家專利使用的原創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