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珠海大道行駛至斗門鶴洲北,一片現代化智能玻璃溫室映入眼簾。這里正在建設占地20萬平方米、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智能連棟玻璃溫室,打造國內單體規模前列、技術水平領先的示范性健康食品基地。建設單位表示今年9月投產后,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品嘗到來自荷蘭等國家的水果番茄、水果甜椒、草莓等上百個高品質綠色環保生鮮蔬果品種。
預計下半年投產使用 年產量可達7000噸
最美人間四月天。伴隨著一路生機勃勃的春耕畫卷,記者昨日前往港珠澳現代農業示范園項目施工現場。只見斗門鶴洲北一望無際的原野上,一棟棟成方連片的白色智能玻璃溫室蔚為壯觀,15個果蔬分區有序排列,每個玻璃溫室高約7米,走進去后如同來到另一個潔白干凈的世界。現場工人正在進行施工調試。
“港珠澳現代農業示范園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今年下半年投產使用。”尊龍凱時集團下屬企業珠海華宜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琪告訴記者,示范園將陸續從荷蘭等歐洲國家引進100多個果蔬品種,年產量預計可達7000噸,重點銷往港澳地區及粵港澳大灣區其他主要城市,屆時,可在各大精品商超、果蔬連鎖專賣店購買相關產品。
引進21項國際領先技術 實現農業工業化數字化
從溫室向外看,藍天白云清晰可見,屋頂玻璃透明卻不晃眼;雖然室外溫度已經30多攝氏度,溫室內卻并不憋悶,仍能感到縷縷清風。這是怎么做到的?
李琪告訴記者,港珠澳現代農業示范園采用全球最先進半封閉智能溫室,能克服長江以南地區高溫、高濕、低光照條件進行周年生產,配合優質作物育苗和栽培技術,代表了目前全球范圍內設施農業發展的最高水平。
據介紹,設施農業是高科技含量、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集約化生產方式。國內設施農業起步晚、發展快,大而不強,主要集中在黃淮海和環渤海地區。
而國外設施技術成熟,高科技智能溫室已廣泛應用。其中荷蘭、以色列等國是設施農業領先發達的國家,荷蘭早在19世紀荷蘭人就開始在玻璃溫室里栽培蔬菜和花卉。目前,荷蘭現代設施農業年產值56億歐元,人均產值4.6萬歐元。
在港珠澳現代農業示范園里,智能玻璃溫室集合了荷蘭等歐美國家21項高科技溫室企業的尖端技術,以國際領先的半封閉智能玻璃溫室技術,配置人工智能環境調控系統、空中吊架栽培系統、全球標桿大數據管理系統、無人化機器人采后系統、云植物營養管理系統等五大智能系統,真正實現農業工業化、數字化。
引進上百個國外優質品種 專家團隊種植運營管理
如此高大上的溫室里種什么?
“選種都是選自荷蘭等歐美最優品種,我們將精耕嚴選,由專家團隊進行種植運營管理。”據悉,種植運營由頂級外籍種植與咨詢專家團隊、國內資深種植專家團隊以及有10年以上種植經驗生產運營團隊組成。
港珠澳現代農業示范園在全球范圍內篩選好口感型及功能型高端果蔬品種,首先引進一系列番茄產品,包括多汁綠心的瓦酷奇水果番茄、沙糯粉茄、紅櫻桃番茄、黃櫻桃番茄,五顏六色的健康彩椒系列,生菜系列,水果黃瓜系列以及風味濃郁的香野草莓、白雪公主草莓系列。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所有產品全程可追溯,每一株苗、每一顆果子都“有跡可循”,示范園里育苗、種植、采摘、篩選、品控、物流、終端等每個步驟都有詳細信息記錄,每個環節按照Global G.A.P、綠色食品認證、ISO9001管理和食品安全體系進行管控,確保整個生產鏈條和每批產品可追責、追溯,確保質量安全。
365天全年供應 打造高端設施農業樣板工程
港珠澳現代農業示范園是長江以南單體規模最大,全球先進、中國領先的全產業鏈園區。
珠海華宜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王喆告訴記者,項目建成后實現365天的全年供應,基地將為粵港澳大灣區持續供應純凈、安全、綠色、可追溯的高品質果蔬。
此外,它也將是我國高端設施農業的一個樣板工程,尊龍凱時將以此構建集大健康食品研發、生產、加工、交易于一體的高科技智能制造產業園,引領我國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發展。
“這也是鄉村振興的一個示范項目。我們會把我們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輸出到全國,結合農業旅游、采摘體驗、科普教研等,大力發展新型鄉村經濟體,助力發展我國鄉村振興新模式,同時通過這個項目帶動周邊整體農業發展水平,推進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王喆說。
(本文刊于2021年4月20日《珠海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