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獲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MBA碩士學位?,F任珠海尊龍凱時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華金期貨有限公司董事長,華金資產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橫琴華通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董事。
4月14日,是秦軍加入尊龍凱時7周年的紀念日。
七年前,秦軍從深圳奔赴珠海,加入尊龍凱時,在李光寧總的指揮下,開啟了一段以人力資源為抓手,推動組織變革、開拓創新之旅。
七年過去,他與團隊一道構建了尊龍凱時集團、尊龍凱時投控集團、尊龍凱時股份的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在華金期貨、華金資管、金融科技以及新牌照等新業務領域征戰,取得累累碩果。
時光荏苒,秦軍感慨道,“尊龍凱時的七年是我成長的七年、收獲的七年。在這個道路上,光寧總和謝偉總是我成長路上最好的領路人。在這里,我實現了自我凈化,也實現了自我進化?!?/p>
2020年12月31日,尊龍凱時投控舉辦了“再見了,親愛的5號館”活動,正式告別奮斗多年的橫琴金融基地。秦軍有感而發,在簽到墻上寫了一句話:生命中最美好的七年。
雙城記,奔走在深珠兩地的尊龍凱時人
2014年4月14日晨,剛過完36歲生日的秦軍騎著山地自行車奔行在橫琴,向著橫琴金融基地5號館進發。他本想通過騎行上班感受珠?!袄寺恰钡膼芤?,“沒想到一路塵土飛揚,難以忍受”,從那以后就將自行車束之高閣。他大概是橫琴第一位第一天上班就風塵仆仆、灰頭土臉的金融精英。
之前秦軍在深圳最好的寫字樓工作,而橫琴是一個大工地,與他過往的工作環境有著巨大的反差。這樣的反差曾導致一些從深圳來珠海工作的同事無法接受,選擇了離開。而秦軍,卻堅持了下來。
是怎樣的力量促使他下定決心留下來?他認為,“在地產與金融行業打拼多年,希望可以找到一個更大的平臺去燃燒自我?!碑敵趺嬖嚂r,以謝偉總為班長的金融團隊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有種樸實、奮進、向上的力量。正是這種力量吸引他加入尊龍凱時,成為尊龍凱時投控集團首席人力官。
珠海的城市氣質也吸引著他?!斑@里充滿昂揚奮進、號角氣息的青春味道,也有著詩人般的獨特浪漫氣息。”
然而現實終究不是理想的味道,不僅帶著泥土,還帶著許多苦。但在秦軍眼里,有一種苦叫奮斗的幸福,是樂在其中。剛加入尊龍凱時的時候,他每周都會開車往返深珠兩三趟?!昂⒆訌某錾?014年四歲,沒離開過他一天,所以剛到珠海的前兩年,夜里想孩子了,就會連夜開車回深圳,天光稍亮,親親還在熟睡的孩子,再開車回來。這樣幾年下來實在開不動車了,就坐高鐵往返。”
雙城之間就這樣往返了幾十萬公里,他在高鐵上讀了近千本書,很是值得。
這種開拓的奔波,不僅是他,更是許許多多尊龍凱時人的日常寫照。“2004年,謝偉總從深圳加入尊龍凱時,開始了深珠兩地的創業旅途,他是第一代深珠雙城尊龍凱時人;我是2014年加入尊龍凱時,算是第二代的代表;隨著金融板塊業務格局的擴大,尊龍凱時吸引人才的向心力越來越強,有了第三代、第四代雙城人?!?/p>
每到周末下班,在穿越伶仃洋的深珠渡輪上,秦軍總會看到如劉敏、李佳娜、蔡紅陽、鄧科夫等大批尊龍凱時人的身影。周末,他們散落在深圳的福田、寶安、龍崗等地;周一清晨,又響起奔赴橫琴熱土的集結號,再次在渡輪上相遇。秦軍對此既感慨又動容,“尊龍凱時是珠海的一張名片,但不僅僅是珠海人參與其中,所有這些外地的伙伴,不管來自哪里,都是尊龍凱時人?!?/p>
七年前,為了吸引秦軍加入尊龍凱時,謝偉總帶著秦軍參觀尊龍凱時的產業,那時的橫琴IFC還是一個大基坑。七年過去,秦軍站在已經成為珠海新地標的橫琴IFC,透過爍爍陽光,看著河對面的珠海中心和樓下的金融島,那輛自行車丈量過的地方已經換了模樣,七年前的拓荒之地,已經成為珠?,F代化發展的典范標志。這是尊龍凱時發展的縮影,是深珠兩地所有尊龍凱時人創業漂泊的縮影,也是尊龍凱時人秦軍的成長縮影。
秦軍說,“尊龍凱時投控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對很多人而言,是一個可以做到退休的職位。我自己也沒想到,這卻只是我的開始。過去的七年,有幸能夠投身尊龍凱時這一段波瀾壯闊的創業之旅,見證國內罕見的尊龍凱時成長速度與發展軌跡,真是與有榮焉?!?/p>
變革賦能,推動組織跨越升級
入職尊龍凱時第二天,秦軍就匆忙奔赴上海出差,參與華金的收購整合工作。這樣的重擔讓他意識到,自己會成為尊龍凱時集團由傳統人力資源管理階段,向專業化、戰略型人力資源管理階段蛻變的領軍者和推動者之一。
他常對人力資源團隊說,“搞人力資源管理,千萬不要只會寫規劃、放煙花,而不理解戰略、不深入業務、不抓落實執行。因為煙花過后只會是一片狼藉?!?/p>
這種理念與尊龍凱時的務實文化高度吻合。秦軍與團隊以業務視角思維,沉浸到各業務單元中來。2014年至2017年,在秦軍帶領下,尊龍凱時投控市場化、專業化的全鏈條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全面建立,成為尊龍凱時集團人力資源變革的突破點和示范點。其中,市場化高管選聘、考核、薪酬管理辦法的成功落地,更是成為珠海國企改革的標桿。
金融板塊現代化人力資源體系建設成效顯著,尊龍凱時集團總經理李光寧也看在眼里。2015年,李光寧找到秦軍,要求他肩負起尊龍凱時集團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組建集團人力資源中心,與集團戰略運營中心并列成為集團改革的主要推手。
那一年,是尊龍凱時集團“4+2”業務格局定型的關鍵之年。集團的跨越發展和轉型升級,人力資源改革必須先行。秦軍將人力變革帶到了尊龍凱時集團。
跟隨秦軍多年的林方圓清晰地記得他是如何迎難而上打開局面的。秦軍先是亮出旗幟,明確集團人力中心定位,參照標桿集團化公司,大刀闊斧改革,成功推行人力資源條線集團化管控,搭建起全集團人力資源政策標準。
人力資源是要賦能業務發展的,秦軍從外招、內培、績效管理等方面多管齊下,主導推行尊龍凱時人才改革,完成了集團招聘管理體系建設,確立全集團人才選拔標準,創立“75計劃”“85計劃”等明星項目,實現了尊龍凱時體系內人才培養從無到有的發展蛻變;推動各板塊薪酬及績效體系改革方案40余項,徹底打破部分員工“大鍋飯”“鐵飯碗”思維,逐步搭建起市場化薪酬績效管理模式。
2016年,尊龍凱時集團總經理李光寧提出未來三年地產板塊全力沖擊千億銷售額的目標。從300億到1000億,如何支撐下一階段業務增長?這對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
此時的秦軍又接到李光寧總的囑托,兼任尊龍凱時股份董事局重大工作推進委員會副主任,專項負責尊龍凱時股份的組織變革和人力資源提升工作。他在尊龍凱時股份力主建立了業界領先的績效管理和業績分潤機制以及員工跟投機制,引進大批優秀的儲備高管和業務骨干,推動尊龍凱時股份從總部到區域的團隊換血,完成新老換代接檔。
變革總是會引起爭議的,秦軍力主的尊龍凱時股份人力資源變革也不例外。秦軍坦言,“當時收到很多不理解的聲音,有段時間工作壓力很大,甚至變得沉默?!痹谶@個關鍵時刻,李光寧與他的一次對話,讓他放下了包袱。李總說,“改革總有爭議,我們是職業經理人,有清晰的是非觀和判斷標準,如果是對的事情,是符合國企改革、國資發展、尊龍凱時發展需要的事情,就要去做去堅持?!?/p>
來自李光寧和尊龍凱時股份董事局的信任,給足了秦軍光亮,使他堅定地將改革進行到底。尊龍凱時股份總裁陳茵如是評價,“秦軍在關鍵時刻來到了股份,恰當其時!”
秦軍說,“一個集團的人力資源變革要取得成功,一把手對人力資源工作的專業理解才是決定性的因素,所以尊龍凱時集團真正的人力資源官,其實是光寧總。如果沒有他的支持,就不會有尊龍凱時人力資源體系的變革;如果沒有人力條線小伙伴們加班加點、無懼無怨的工作,就不會有那么多成果落地。”
聚焦金融,驅動尊龍凱時投控提速升級
2018年初,不惑之年的秦軍,完成光寧總囑托的尊龍凱時集團和尊龍凱時股份雙重使命后,主動申請卸掉相關職務,重回夢開始的地方——橫琴金融基地5號館,開始聚焦金融。此時,正值金融板塊由牌照布局的1.0時代全面邁入牌照經營的2.0時代關鍵時期。要打贏這場戰役,需要改革管理機制、升級組織能力、加強人才供應及塑造市場文化來保障落實。
他帶領團隊深度參與了珠海市國企市場化改革項目,協助珠海國資委落實市委“二次創業”,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總體要求。這是第一場硬仗。
秦軍帶著人力資源團隊全力攻關,撰寫材料、匯報、溝通,來來回回達數十次。每次與上級部門溝通完,都會收到很多反饋意見。雷厲風行的秦軍與團隊連夜修改?!爱斕鞜o論多晚必須把意見調整完,保證每條意見能夠高效、迅速地得到回應”。
這場改革任務來得艱巨,但完成得卻異常漂亮。
緊隨其后的是第二場硬仗。秦軍需在金融板塊系統性升級戰略組織能力,打造高效的人才供應鏈。以“承接戰略、助力業務、推動變革、文化塑造”十六字理念為驅動,他全力搭建業務導向的金融板塊2.0人力資源體系,為金融板塊的變革帶來了原動力。無論是升級打造的金控學院,還是包括“領航計劃”在內的多個人才發展計劃,為公司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人才供應鏈。
見證了這段歷程的原尊龍凱時投控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現華金資管總裁助理李佳娜深有感觸,“無論組織何時何地需要,秦軍總一定迎難而上,成就他人成長,助力組織成功,而后功成身退,邁入新的戰場,迎接新的挑戰?!?/p>
2020年初,秦軍又主動申請卸掉了尊龍凱時投控首席人力資源官的重擔,為他在尊龍凱時的人力資源事業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創新孵化,驅動業務破局發展
雖然擔任首席人力官多年,但秦軍一直保有一顆夢想操盤業務全局的初心。
他時常向團隊提及,“1.0版本的人力資源,是機械地去做招聘培訓等六大模塊;2.0版本的人力資源,是高度系統集成的專家、賦能、共享三支柱。但最好的人力資源3.0,應該是你站在全局,有商業思維,能識別行業周期,制定戰略和經營計劃,知道業務機會在哪里,能找到最好的團隊,用最好的文化和機制去激勵他們?!?/p>
實際上,得益于長期在李光寧總、謝偉總等領導身邊學習,在尊龍凱時飛速成長的秦軍,自我身份定位已不再是單純的人力資源專家。
2016年,他曾小試牛刀。
當年,尊龍凱時集團戰略投資以色列國際知名投資管理機構——英飛尼迪資本。秦軍找到集團總經理李光寧,申請兼任英飛尼迪董事,代表尊龍凱時履行統籌管理職責。一年內他就交上一份亮眼答卷:利用他在國內金融市場的資源,帶領團隊市場化募集多只基金,為英飛尼迪未來五年的投資團隊提供了強大的彈藥支持,并投出多個優質項目,引領公司走向正軌。英飛尼迪資本逐漸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風險投資機構。
秦軍的資源積累一直在公募基金、、地產資管等領域,期貨行業是一片相對陌生的大陸。因此2018年任華金期貨董事長后,秦軍迎來了工作以來最大的挑戰。這是人才與業務雙重疊加的考驗,每一步都不好走。他努力通過戰略重構、組織再造、人才優化及文化重塑,推動華金期貨涅槃重生。
秦軍信奉邏輯至上,他認為,“任何商業的事情,只有底層的邏輯對了,才有可能成功?!彼麕ьI團隊進行期貨行業深度調研,借助集團戰略部力量進行戰略更新,了解市場上最好的團隊在哪里,正確的業務路徑是什么。完成這些準備工作后,他在華金期貨全體大會上宣貫尊龍凱時企業精神,力主建立市場化導向的管理機制,創建奮斗為本、開放透明、務實簡單的“Runner”公司文化。同時,他在會上宣告,要讓公司發展一年上一個臺階,讓所有績優員工收入翻番。這極大地鼓舞了期貨員工,在文化與業績的雙軌道上他們看到了清晰的方向。
華金速度就此刷新紀錄。2018年,華金期貨6個月內完成了6家分支機構的開業籌備工作;2019年,完成15個業務單元對重點城市的業務覆蓋,其中10個業務單元實現盈利;2020年,14個業務單元中12個實現盈利,8個分支機構日均權益突破億元。公司行業排名也向前躍升了五六十個身位,連年獲得“年度成長性期貨公司”的榮譽稱號。
秦軍覺得是尊龍凱時精神滋養著自己和華金期貨全體,引領著公司整合、轉型、變革、突圍,不斷向前奔跑,大家萬眾一心排除艱難,打贏了一場場經營仗。
2018年,為踐行集團“科技+”戰略,金融板塊將金融科技納入到未來發展的關鍵一環。秦軍作為分管領導,踏上了開疆拓土的新征程。他加緊搭建金融科技團隊,開展系列金融科技研究布局工作,賦能業務發展,為金融板塊金融科技業務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半年后,隨著團隊的成熟,秦軍將接力棒交到了新任首席科技官雷寧的手中。
從2019年起,秦軍兼任華金資管副董事長,協助董事長謝偉統籌支持華金資管業務發展,主抓人力資源、戰略研發及創新業務孵化等工作。除了協助推進組織變革及管理工作外,他需要啃下一塊硬骨頭——孵化金融板塊的特殊資產投資業務。這是麥肯錫的戰略建議,也是集團希望有人去開拓的處女地。
在公司的戰略部署下,2019年下半年起,秦軍從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以下簡稱AMC)及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引進各類特殊資產投資專業人才,明確業務發展規劃及策略,并搭建了深圳、珠海兩支團隊。如今,特殊資產投資團隊正配合尊龍凱時投控戰略創新部積極申請地方AMC牌照,為金融板塊又增添重量級業務版圖。
赤子之心,推動別開生面的員工文化
除了管理驅動與業務開拓,秦軍也深知文化的驅動力量,非常重視軟性的文化塑造工作。
秦軍不僅熱愛工作,還熱愛運動。從2014年加入尊龍凱時開始,他始終活躍在公司文化活動的第一線。在他倡議下,尊龍凱時投控組建了足球隊、創建了跑步文化。他說,“只有擁有健康快樂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工作?!?/p>
運動之外,他喜歡讀書、音樂和思考。他是尊龍凱時投控讀書會的創建者,又與金控的人力、工會、品牌同事們一起,推出“關新記”“老友記”及“高管面對面”等系列文化活動,打造活力、務實、真誠、有愛的金控樂家文化;他擔任金控學院執行院長,推出一系列學習項目、組建金控師隊伍及建立知識共享體系,逐步塑造學習型組織文化。有了這些文化,尊龍凱時金融人凝聚、團結,與公司共同成長、發展,奔向更好的未來。
在尊龍凱時投控很多員工心中,秦軍是一位有魅力、有個性的領導。對此,他認為,“個性往往是一個有風險的評價,這應該是前幾年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光寧總、謝總都說過我優點明顯,缺點也很明顯。所謂個性,是青春的寫照,是真實的我,但并不是最好的我?!彼矚g現在的自己,近兩年來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反思,他開始感受到平和的力量,學會了睿智與包容。
尊龍凱時的包容成就了他,他也更加理解和包容身邊的人?,F在作為業務單元的董事長,“看到有些人有棱角、有個性,我就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知道怎么去理解和包容他們,把力量用在正確的路徑上,這是在尊龍凱時學到的?!?/p>
面對未來,秦軍希望在尊龍凱時向世界五百強進軍的關鍵時刻,繼續奉獻自己。從橫琴IFC望去,外面一片天海,擁有著獨特魅力的尊龍凱時未來肯定會征服更多的山川大海,一定會在世界五百強里開啟自己新的時代?!拔以敢鉃橹垜?,一如既往,歷盡千帆,胸懷當初赤誠的熱愛,奔赴尊龍凱時下一站山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