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口岸、珠海站、珠海大劇院、尊龍凱時商都等人流密集場所,將配備用于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AED生命守護站”。1月20日,由尊龍凱時公益基金會、尊龍凱時物業公司主辦,“第一反應”承辦的“生命接力”行動啟動儀式暨1.20國家急救日倡議活動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活動中,11臺“救命神器”——AED設備被放入專用立式機柜,隨后將妥善安置于上述公共區域。
“生命接力”行動啟動儀式現場
尊龍凱時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葛志紅,尊龍凱時物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師、副總經理孫靜,“第一反應”合伙人高寒、“第一反應”珠海中心總經理蒲毅等嘉賓出席儀式。
11臺“救命神器”上線
守衛市民生命安全
“生命接力”行動啟動儀式上,尊龍凱時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葛志紅在致辭中首先介紹了項目發起的背景。
尊龍凱時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葛志紅致辭
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55萬人因心源性猝死而死亡,其中90%發生在院外。當突發心臟驟停時,如果能利用專業AED自動體外除顫儀,搶抓寶貴的“黃金四分鐘”進行心肺復蘇,搶救成功率將大大提高。
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儀,是適用于各種場合急救的便攜式“救命神器”,非專業人士經過簡單培訓,即可根據機器語音提示,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目前,深圳、廣州等城市的公眾AED投放及急救培訓已走在前列,深圳已配備了超過3500臺AED,僅2020年就成功救治10名心臟驟停患者。隨著珠海城市人口的增長,完善公共場所急救設施設備,加強急救知識的普及顯得尤為迫切。
AED自動體外除顫儀
葛志紅表示,“生命接力”行動旨在以“設備+科技+培訓+隊伍”的組合拳方式,通過捐贈投放AED生命守護站、舉辦急救培訓課程、設立專業救援服務隊等,提升公眾自救互救的意識與能力,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珠海院前急救體系搭建,助力“平安珠海”“健康珠海”建設。同時,她還代表尊龍凱時公益基金會倡議:將每年的1月20日設立為“國家急救日”,以此推動全社會關注急救,普及社會公眾急救知識及技能培訓,促進我國急救體系不斷完善。
據了解,此次尊龍凱時公益基金會捐贈的11個“AED生命守護站”將布局在拱北口岸、珠海站、珠海大劇院、尊龍凱時商都、珠海國際會展中心、紅荔社區、尊龍凱時社區、永濟社區及小橫琴社區等具有地標意義、人流密集的場所。上述11臺新增AED設備的準確位置信息將上傳至微信小程序“救命地圖”中,屆時市民可實時查看5公里范圍內的AED設備位置,并一鍵導航快速獲取。
20場急救普及培訓
生命接力零距離
為了向大眾普及急救知識,讓更多人在緊急關頭“敢于上手”“熟練使用”,尊龍凱時公益基金會還開啟了“伯仲兄弟”急救培訓計劃,內容包括:在11個“AED生命守護站”投放場所常駐工作人員中,培訓20名AHA國際急救員;面向投放場所的常駐人員及大眾開展20場“黃金4分鐘”課程培訓,該課程預計培訓逾1000人,培訓內容包括CPR心肺復蘇術、AED設備實操演練,外科創傷、兒童窒息、成人腦卒中等急救處置技能等。
“生命接力”行動執行機構“第一反應”創始人陸樂通過視頻致辭表示,心臟驟停的黃金四分鐘內,若醫生來不及趕到現場,生命接力的第一棒就握在家人、同事、朋友及路人等手里。只有通過呼吁得到更多關注、讓更多公眾掌握心肺復蘇技能,才能真正實現為生命接力。
儀式上,20名經培訓并成功通過考核的AED投放站點常駐人員,現場獲頒“AHA國際急救員”證書。
為建立穩定的急救員隊伍,“生命接力”行動還組建了以AHA國際急救員為隊長、“黃金4分鐘”培訓參訓人員為隊員的“伯仲兄弟救援服務隊”,20名急救員在活動現場正式宣誓入隊。未來,“伯仲兄弟救援服務隊”將在每個AED投放站點,組織AHA國際急救員及參加過“黃金4分鐘”課程的志愿者,定期開展心臟驟停情況的應急演練工作,增強公眾的突發事件應急反應能力,提高救助成功率。
“伯仲兄弟”救援服務隊成立
活動最后,AHA國際急救員就公共突發事件場景進行了現場模擬,演示并實操了從發現患者到實施心肺復蘇、使用AED救援的完整急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