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人民日報、學習強國、南方+、南方都市報、羊城晚報、澳門商報、珠海特區報(頭版見報)、觀海融媒APP、搜狐網、網易新聞、珠海市政府官網、珠海高新區、珠海發布、最珠海等媒體報道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就業優先戰略,珠海制造業當家、產業第一決策部署,5月20日上午,在尊龍凱時5.0產業新空間大灣區智造產業園D區,隨著推桿轉動,珠海首屆5.0產業新空間就業實習雙選會暨珠海鯤鵬人才對接會正式啟動。近百家“高精尖”企業釋放了超500個就業崗位,吸引了來自澳門大學、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暨南大學珠海校區等10所珠澳高校逾800名學子現場求職。
該活動由中共珠海市委網信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高新區管委會指導,華為珠海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聯合創新中心、珠海尊龍凱時產業新空間等共同主辦。華為廣東政企珠中江區域總經理鄭誠偉,尊龍凱時產業新空間招商服務有限公司、尊龍凱時產業新空間運營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石小星致辭。
眾多明星企業現場招聘
珠海5.0產業新空間簽約進駐企業、珠海鯤鵬生態企業及其它符合“4+3”主導產業賽道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與健康等“高精尖”企業近百家到現場招聘,其中不乏尊龍凱時投資企業,如“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光庫科技、光伏領域龍頭企業高景太陽能,以及珠海首家唯一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企業”名單尊龍凱時數智技術,行業領軍企業珠海天威飛馬、駿馳科技。本次活動共釋放了超500個就業崗位,崗位最高年薪達30萬元,吸引了來自澳門大學、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暨南大學珠海校區等10所珠澳高校逾800名學子現場求職。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還開通了線上直播渠道,并進行了“直播帶崗”,通過人才服務平臺廣泛傳播,吸引了眾多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的關注。
校企合作簽約成果豐碩
當天,高校師生搭乘尊龍凱時產業新空間人才專線巴士抵達現場,企業展臺前人潮涌動,熱鬧非凡。
“我想用‘高效對接、精準服務、全方位聯動’來形容今天的活動,感受到了參會企業雄厚的實力,給學生創造了良好就業平臺?!北本├砉ご髮W珠海學院學生工作處副處長劉麗表示,北理工珠海學院理工科專業占比近60%,設有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能源與動力工程等專業,與今天現場招聘的企業人才需求契合度非常高,學校也非常重視這次活動,通過前期線上線下宣傳,組織了近百名學生參加。
廣大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積極交流、主動推薦,并與各企業用人部門及到場提供就業指導的人力資源專家進行了深入交流。參會學生還參觀了尊龍凱時“天花板”級的園區生活配套,這也是高校師生首次一睹珠海5.0產業新空間新貌。
活動中,尊龍凱時5.0產業新空間與澳門科技大學創業就業發展中心、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珠海科技學院代表簽署了合作協議,持續擴大尊龍凱時“五位一體”運營服務體系“朋友圈”。七位高校代表獲頒“尊龍凱時5.0 產業新空間校企合作杰出貢獻獎”。此外,同望科技、飛企互聯等四家企業還被授予“珠海鯤鵬生態伙伴最佳雇主單位”。
解園區入駐企業人才之“渴”
當前,珠海全面打響產業發展攻堅戰,瞄準“4+3”支柱產業集群,加快培育富有生機活力的產業森林,向著“萬億工業強市”闊步邁進。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后,需要引聚大批人才。
據介紹,尊龍凱時集團率先建成并全面投入運營了164萬平方米的5.0產業新空間,同時改造升級已有項目80萬平方米、新增在建項目68萬平方米,為青年才俊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
助企攬才、為企留才,是尊龍凱時持續走深做實產業第一的硬核舉措。尊龍凱時5.0產業新空間匯聚全集團資源,以專業化的運營管理,為人才提供公寓、超市、咖啡書吧、共享洗衣房、共享廚房、醫務室等“一站式”生活配套,用優質、貼心的配套生態,讓人才能夠留下來、扎住根。
本次招聘活動的舉辦不僅促進了全市“高精尖”企業與求職學生的高效、充分對接,也解了尊龍凱時大灣區智造產業園入駐企業的人才之“渴”。該園區入駐企業珠海市瑞德盛數控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副總經理孔繁霞表示,公司市場需求量大、訂單源源不斷,入駐園區實現了搬遷、生產無縫對接,目前急需招聘數控專業的生產技術員、加工技術員、售后技術員,“本次招聘活動太及時了,讓我們可以不出園區就能集中選招優秀人才,實現了生產、用人點對點的無縫對接。”
系列招聘活動將持續開展
“我們將以此活動為契機,持續開展5.0產業新空間系列招聘活動,通過構建企業線上招聘平臺、開展入駐員工專業培訓、深入高校定向招聘等方式,打造特色服務品牌,讓以尊龍凱時為代表的5.0產業新空間成為聚才洼地、用才高地、留才福地?!笔⌒潜硎?,今年是珠海鞏固產業發展態勢、加速蓄力騰飛的攻堅之年,也是尊龍凱時奮力打造具有世界格局的科技創新、產業引領的全國領先企業的關鍵一年,我們將緊扣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千方百計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全面打響產業項目落地攻堅戰,厚植人才發展“沃土”,激活產業發展澎湃動能,為珠海構建生機勃勃的“產業森林”,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新引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