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空間站1:1“同款”展示艙,親身體驗航天員在“天宮”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登上“月球車”,感受月地駕駛;操控“火星車”,開展火星救援……自1月20日對外開放以來,位于珠海國際航展中心的珠海太空中心受到廣大市民和游客的熱捧,成為兔年新晉“網紅打卡點”。據初步統計,截至2月20日,珠海太空中心試運營一個月共接待游客近7萬人次,為我市再添城市文旅項目新名片。
珠海航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孫潔峰表示,中國航展已成功舉辦了14屆,在珠海市乃至珠三角都營造了濃厚的航空航天文化氛圍。珠海太空中心深入挖掘航展優勢資源,利用主辦單位的部分展品和技術,打造“永不落幕的航展”,滿足廣大青少年,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科普和愛國主義教育需求,讓他們切身感受我國在國防及航空航天事業發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一舉多得。
八大展區匯集國家航空航天領域最新成果
珠海太空中心以“夢想有多大、空間就有多大”為主題,打造“啟迪科學夢想的搖籃,探索宇宙奧秘的課堂,開創美好生活的起點”。全館由序廳、空間站核心區、航天展區、航空展區、國防展區、無人裝備展區、元宇宙展區、專題展區共八大展區組成,總展覽面積4萬平方米,常態化展示國家航天、航空、國防等領域最新成果與明星展品,融未來感、科技感和中國傳統美學于一體。
由珠海國際航展中心4號館大門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空間站核心區。這里展出的,正是“鎮館之寶”——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提供的全國獨有的“天宮”空間站T型1:1展示艙,全景展示空間站從外觀至內部的環境,高度還原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的艙內場景。參觀者可進入內部參觀了解航天員的工作區、生活區、睡眠區、出艙口等。
航天展區體驗項目種類多樣,通過多種形式的互動,讓參觀者了解中國探月工程和探火工程成就,以及人類對月球和火星未來探索的想象。
觀眾可展開“登月”“探火”之旅,通過“數字月球”來一場足不出戶的“登月演練”;也可以進入“月球”開采礦場或育種實驗室,完成各項神秘任務;更可坐上“月球車”“火星車”等各類太空交通工具,體驗宇宙間穿梭。
航空展區和國防展區展示了“20系列”戰機家族的杰出代表殲-20、運-20、直-20等明星機型的模型,同時,制空作戰、對面打擊、海上攻防、空中投送、察打與協同等領域的代表性機型的模型也都齊聚亮相。
對參觀者而言,國防展區是太空中心互動性最強的展區,參觀者可參與“陸海空一體戰”互動游戲,坐上“兩棲突擊車”,在虛擬技術協助下體驗搶灘爭奪戰。“登陸之旅”將帶觀眾展開一場刺激的槍械大戰,讓玩家體會海陸空縱情馳騁的暢快淋漓,與虛擬戰友來一場天衣無縫的作戰配合。
此外,珠海太空中心還精彩呈現了時下流行的元宇宙概念。元宇宙展區運用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云計算、AR、VR等數字技術打造的航天主題“元宇宙數字交互空間”,通過技術融合激發觀眾對未來太空的想象。
不斷引入最新科技展品 打造科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23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出“全域旅游區區有網紅新熱點”計劃,位于金灣區的“珠海太空中心”榜上有名。“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完善珠海太空中心,充分利用中國航展主辦單位的資源,把最新的科技產品,包括探月、探火等深空探測展品引入珠海太空中心,確保太空中心始終是一個全新或者說最具有科技含量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孫潔峰說。
珠海航發太空中心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郭云飛透露,除了在“硬件”上不斷豐富珠海太空中心的展品和體驗項目外,還將有針對性開發一些研學課程,計劃邀請各個國家退役的宇航員、航天專家等給學生們上課,吸引全國的青少年來珠海太空中心參觀研學。
(本文刊于2023年2月24日《珠海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