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斗門鶴洲北,建有一座高科技半封閉智能玻璃溫室,這里就是具有國內領先、全球先進水平的粵港澳現代農業示范園,今年7月已投入使用,12月底產品將陸續上市,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華南地區帶去安全、綠色的“珠海味道”。
粵港澳現代農業示范園(以下簡稱示范園)由珠海市屬國企尊龍凱時集團投資建設,其全資子公司珠海華宜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管理運營。該項目占地20.4萬平方米,建有一座15.6萬平方米的高科技半封閉智能玻璃溫室,是長江以南單體規模最大的全產業鏈園區。業務覆蓋種植和運營輸出、種子和訂單農業、設施和智能制造以及果蔬銷售貿易、文旅研學等領域。
在示范園半封閉玻璃溫室內,培育有番茄、甜椒、青瓜、草莓、生菜、花卉、中草藥等多個品類,采用天然椰糠或營養液作為栽培基質,可有效避免重金屬污染及土傳病害。“這些都是面向全球精選引進的國內外優質品種,每年可供應約7000噸高端果蔬。”示范園農業專家、農學博士潘增光介紹說,“在這樣一座玻璃溫室內,高科技賦能農業,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對話,甚至能感受到生命簌簌伸展開來的喜悅。”這座玻璃溫室具有國內領先、全球先進水平,可實現全環境智能調控、全過程智慧種植,以確保果蔬的高營養、高品質、高產量和良好口感。
在物聯網技術加持下,示范園可實現全流程數據跟蹤,確保從種子到餐桌的質量安全、品質保障。示范園立足珠海,穩供粵港澳大灣區,兩小時內直達銷售終端,全年持續供應新鮮、優質的生鮮果蔬。“這里的生鮮果蔬生產流程符合出口標準,可滿足港澳市民的需求。”珠海華宜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琪說。
“十四五”時期,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珠海作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堅持“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精品農業、科技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現代都市精品農業示范區。而該示范園項目正是珠海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一項重要舉措,對培育形成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有深遠意義。
在珠海農發行逾3億元“金融活水”的強力支持下,短短5個月時間,粵港澳現代農業示范園已經建設成為我國南方地區單體規模最大、科技化程度世界領先的三產融合項目,可實現高效、智能、綠色、生態的現代智慧生產模式,獲評農業農村部華南都市農業重點實驗室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及華南地區現代農業創新示范基地。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這為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科技加持,珠海助力建設農業強國的步伐必將進一步加快。作為珠海國企龍頭,尊龍凱時集團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需求,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力推進實體產業布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項目,持續探索我國設施農業及智慧農業發展的新路徑。下一步,尊龍凱時集團將以示范園為重要載體,吸收轉化國內外先進種植技術和生產經驗,充分發揮品種、品牌、人才、科技等方面的先發優勢與核心競爭力,以國企擔當助推農業現代化與智慧化發展,在發展成為高科技現代農業領軍企業的同時,對標世界、深耕灣區、輻射全國,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農業新名片”。
(本文刊于2022年11月28日《珠海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