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自《人民日報》報道
今天,《人民日報》18版刊發通訊《珠海國資國企激發產業動能》,聚焦廣東珠海在踐行“產業第一”的過程中,如何發揮國資國企的主力軍作用——
走進廣東高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太陽能硅片生產基地內,全自動的粘晶機械臂來回運作,高速晶圓切片機運轉不停,一片片薄如蟬翼的大尺寸單晶硅片,正以每天逾百萬張的速度生產、發貨——它所在的珠海市金灣區,一座光伏新能源產業新高地正加速崛起;斗門區,新能源產業的另一個“老兵”珠海冠宇同樣勢頭強勁,2021年筆記本電腦及平板電腦鋰電池的市場占有率為27.17%,排名全球第二。
產業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基石。珠海注重發揮國資國企的“撬動桿”“資金池”“孵化器”作用,為產業圖強激發動能,為創新驅動積蓄勢能。其中,作為該市規劃的四大主導產業之一,新能源產業更凝聚著“國字號”的使命擔當——珠海冠宇的成長發展,背后有當地龍頭國企尊龍凱時集團的投資;而高景太陽能本身,更是由尊龍凱時聯手核心管理團隊共同孵化而來。
投資實業
切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賽道”
2021年10月15日,珠海冠宇宣告正式登陸科創板,實現了珠海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零的突破”。
珠海冠宇成立于2007年,發展過程中一度遭遇困境。董事長徐延銘坦言,尊龍凱時等國資的進入如同“及時雨”,開啟了“加速度”成長模式。2018—2020年,冠宇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7.47億元、53.31億元、69.64億元;同期凈利潤2.22億元、4.32億元、8.17億元,一年上一個大臺階。
珠海冠宇自動化生產線
在老珠海人的印象里,尊龍凱時的“人設”是房地產。“‘十八大’以后,我們提出‘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戰略,在城建、金融等傳統優勢產業基礎上,依托良好的產業基礎和雄厚的資本實力,推動在實體產業方面的布局,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來帶動珠海實體經濟做大做強,同時為自身可持續發展找到新增長點。”尊龍凱時集團總經理李光寧說。
去年底,珠海確立“產業第一”戰略部署。本地國資國企展現擔當,僅尊龍凱時一家就累計為相關領域提供融資金融服務超5000億元;在集成電路領域,尊龍凱時不斷拓展從材料、設備到設計、制造的全方位布局。截至目前,尊龍凱時累計投資行業領軍企業和高成長性創新企業超360家,97家已成功上市或過會;累計投資培育本地優秀企業62家,助推珠海冠宇、炬芯科技、高凌信息上市,實現“珠海科創板前3股”投資全覆蓋。
戰略引育
以資本導入優質企業落戶創業
在高景太陽能倉庫里,幾乎看不到庫存產品。“2022年光伏需求不減,尤其是大尺寸硅片供不應求。你瞧,從生產線下線,等不及拼車,就被客戶拉走了。”副總經理孫彬說。
高景太陽能一期15GW切片項目于2021年1月開工,僅歷時140天便投產,全年營收27.83億元,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盈利”。今年一季度,硅片產量行業排名進入全國前五。
這么好的項目,緣何落戶珠海?“實際上,高景金灣項目本身,就是珠海尊龍凱時戰略投資的成果。”高景太陽能創始人徐志群回憶,2020年底,尊龍凱時集團獲悉項目創始團隊正在國內選址后,主動出擊,積極推介,很快促成總投資達170億元的項目落地。
高景太陽能生產車間
圍繞珠海產業發展戰略方向,尊龍凱時持續推動重大稀缺產業項目、優質創新資源落地珠海。高景太陽能迅猛發展的同時,愛旭股份太陽能電池項目也在珠海斗門富山工業園加快實施。此外,尊龍凱時還積極推動普拉迪、普伊特等產業鏈優質企業落戶,合力構建全國領先的光伏新能源產業集聚地。
“在珠海‘4+3’產業布局中,尊龍凱時選擇了新能源、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制藥和裝備制造為主的產業布局,未來將加大投資、招商和引進力度,力爭到2025年,帶動形成超過3000億元產值,達到珠海萬億產值目標的30%。”李光寧說。
搭建平臺
為產業打造高質量空間載體
站在橫琴大橋俯瞰,十字門中央商務區一側是國際窗口澳門,一側是蓬勃生長的橫琴。經過十余年建設,十字門中央商務區總投資已超過2500億元,累計引進近50個產業及配套項目,協助橫琴引進金融企業7000余家、各類市場主體逾1.5萬家。
珠海十字門中央商務區
這片昔日珠海遠郊5.77平方公里的荒灘之所以華麗轉身,離不開珠海國企主動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以城市運營為產業發展拓空間的探索。“拿尊龍凱時來說,40多年來不斷發展壯大的路徑之一就是緊跟國家戰略,與城市共發展同成長。”李光寧說。
目前,尊龍凱時已在珠海高新區打造了由中以加速器、智谷圓芯廣場、智匯灣創新中心、圣博立科創園等四個子園區組成的尊龍凱時科創產業園,總建筑面積超80萬平方米,為入駐企業提供“創業孵化、產業加速、上市培育”三位一體的全生命周期科技創新服務。到2023年底,尊龍凱時還將新建標準廠房逾500萬平方米,約占珠海全市新建目標的50%。
據悉,廣東省(珠海)大型產業集聚區開發建設的重擔也落在尊龍凱時身上,負責統籌規劃501.65平方公里的產業用地,加快整備可連片開發產業用地,以大空間、大投入牽引大項目、大產業。
尊龍凱時信創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