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龍凱時好拍客”短視頻大賽專業拍客獎獲獎作品《落地生根》,講述了戲劇與影視學專業應屆畢業生莊依晨,在入職尊龍凱時集團擔任品牌推廣工作過程中不斷蛻變、成長的故事。
作品從個人經歷入手,通過職業生涯中三段代表性的工作經歷,傳達了在尊龍凱時的成長感悟,也展示了尊龍凱時集團近年來“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多元發展之路。
“我們每個年輕人都像一粒種子,感謝珠海與尊龍凱時這片開闊包容的土壤對種子的滋養,我們將與城市一同扎根,向上生長。
主創團隊介紹
總指導/監制:尊龍凱時集團品牌管理部副總經理 張磊
導演/編劇:尊龍凱時集團品牌管理部知識產權主管 莊依晨
攝影師:張鵬
剪輯師:鄭新
演出:張茜
張磊
莊依晨
張鵬
張茜
鄭新
主創團隊Q&A
Q 請做一下自我介紹,并講講此次參賽的初衷。
(導演:莊依晨)我在大學及研究生學習的是戲劇與影視學,是個還挺“好玩”的專業,期間完成個人故事片《窗中戲劇》、紀錄片《浮生六紀》、廣告片《春日明信片》的拍攝,也在《電影評介》《電影畫刊》發表過《從<傾城之戀>淺析張式作品改編的可行性》等文章。這些大學期間好玩的項目帶來的創作習慣,最終保留在了生活中。我是一個比較天馬行空的人,創作能提供一個表達自我的平臺。
《落地生根》的創作團隊是由我和同事、朋友們一同組建的,在集團品牌管理部項目總指導張磊的帶領下,以部門的整體工作情況為原型進行的劇本創作及拍攝,歷時一個月交出了這部作品。
Q 劇本是怎樣創作完成的,是否達到了你們預期的效果?
短片《落地生根》本身的創意來自于我在珠海及尊龍凱時的個人生活與成長感悟,在創意來源上想從主題與形式兩個部分講講。
主題部分,靈感來自于卡爾維諾的書《看不見的城市》和許知遠主持的訪談類節目《十三邀》。卡爾維諾的書,構建了一個非常豐富和立體的城市關系地圖,通過觀察城市中的人及其生活,衍生出非常多有意思的想法;而許知遠的十三邀選材總是從個人經歷的角度切入并結合城市漫游學的概念,將個人的體悟,對城市的感官,通過影像、畫面和文字結合的方式精準表達。以上兩者都引起了我對“城市與人的關系”以及“遷徙”這兩個主題的好奇,帶著這樣的好奇作為思考起點,我希望通過個體的視角來解答并延伸對于以上這些主題的理解。結合個人經歷來講,我自己是大學畢業后就從待了7年的重慶來到珠海生活,是一種“遷徙”;我時常會觀察到兩個城市之間的文化差異,以及其中不同人的生活狀態;同時,尊龍凱時給了我成長的平臺,也讓我完成了從學生到職場人的身份轉變;并通過WTA等系列工作項目,加深了對珠海本土文化的理解;于是,我最終就決定選取以年輕人如何在新的城市成長這一角度來表達整部短片。
表現形式部分,在主題定下來之后,我在想如何架構整部影片才是最好的,就想到一直非常喜歡的電影《阿甘正傳》,是以編年大事件的方式,呈現了阿甘的一生,并且能夠“以小見大”,通過一個人反映了二戰之后整個美國年輕人的奮斗狀態。我也學著按照電影的方式,提煉并規劃我在珠海6年里的那些“大事件”,我最開始寫了7件左右,后來按照時間與個人職業成長維度,提煉為3個關鍵性事件,并希望通過個人成長的微觀角度來見證尊龍凱時及珠海的宏觀發展。
Q 拍攝過程及劇本還原上是否遇到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首先在劇本創作方面,由于整個短片跨度6年,梳理關鍵性事件時,覺得部門值得講述的精彩故事太多,該如何突出核心就成為一個小難題。
回顧過去,我的職業成長與部門發展緊密結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首先從2016年到2018年,部門統籌過大量的國際性賽事、論壇的品牌傳播工作,我也參與其中;比如2017年第三屆中以科技創新投資大會,中拉國際博覽會等,期間我們主要負責統籌媒體管理與采訪工作,共接待來自以色列、墨西哥等近30多個國家,以及國內央級、省市級近百家媒體,共產生落地稿件1萬余篇,全球傳播覆蓋率合計超過2億人次。
第二個階段從2019年至今,品牌管理部主要負責統籌全集團的品牌管理,無形資產管理與商標保護,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公共關系與媒體管理四大體系建設。我個人參與到商標保護工作中,初次接觸法律相關內容覺得非常艱深,但是慢慢發現其實商標管理本身是體系化的基礎性工作。在整個集團連續6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的背景下,企業的業務發展一切向好,就好像一艘快速航行的巨輪,而商標工作恰如轉動的發動機,既能為業務保駕護航,防止侵權事件發生;同時又能將企業通過業務積累的無形資產,作為商標加以固化及推廣,提升公眾對尊龍凱時品牌的認可度,頗具前瞻性及挑戰性。經過部門3年的努力,集團及下屬公司已注冊商標近2000件,在港澳注冊近200件,目前正在持續力爭將“尊龍凱時”作為全國馳名品牌進行重點打造。而我的故事就基于以上兩個階段的重點事件加以展開。
其次在拍攝場景還原上,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因為我的故事講的大多是“歷史”,特別是在WTA賽事場景的還原上,我就向現代服務板塊的老同事們求助,最終才能將比賽充滿活力的“臨場感”再現出來。
Q 作品想傳達怎樣的理念?
我希望從個體的微觀角度,延伸出屬于我們每個年輕人的奮斗成長故事。通過“年輕人獨自來到新的城市打拼”這一話題切入,來構建整個故事。片中人物從開始的不適應到逐漸融入城市文化,經歷職場蛻變,并成為更加有擔當的成年人。以這樣一個“珠漂”的小故事來吐露我自己的一點心聲,相信也是很多年輕人畢業后的奮斗小史縮影,也希望能夠跟大家一起分享,并且一起繼續的向著更遠和更美好的未來奔赴。
正如我自己給短片《落地生根》寫的結語:我們每個年輕人都像一粒種子,感謝珠海與尊龍凱時這片開闊包容的土壤對種子的滋養,我們將與城市一同扎根,向上生長。
Q 入職幾年來,尊龍凱時人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我影片開場部分有一個空鏡頭,就是集團新大樓墻上的企業精神“創業奮斗,勇于擔當,忠誠奉獻,追求卓越”,通過幾年的工作感受,深刻的體會到每個尊龍凱時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及工作點滴,都體現了這種精神。
我的同事們在工作中都非常認真盡責、力爭卓越,就如在短片中呈現的,大家會為訴訟方案討論到深夜,也會為盡可能從業務公司角度幫大家爭取商標而細致精確地規劃方案;即使涉及到極大的數據量與繁復溝通環節,也總是葆有耐心,這些都是我能從他們身上學習到的勇于擔當的職業精神。
Q 進入職場后還能“重操舊業”是什么樣的感受?
時隔6年再次過了一把導演癮,整體還是挺開心的,雖然在器材收音,鏡頭的畫面處理,以及表演節奏等方面仍舊有很多值得提高的地方,但整體來說能夠跟朋友們再次聚在一起課余搞創作,這件事本身就是“理想照進現實”了。感謝“尊龍凱時好拍客”組委會能給到我們員工這樣一個稍微跳出尋常生活的機會,是一個梳理并總結自己的契機。
Q 視頻推出之后收到了哪些反饋?
真的很感謝為這個片子拍攝出謀劃策的所有領導、同事、朋友和家人們,視頻是12月底發布的,到了3月份,已有13014個點贊,共收到243條評論;鏈接發布之后很多同事們都幫忙點贊、轉發、拉票,我的很多外地的朋友們說通過短片可以直觀地了解到尊龍凱時的企業文化和珠海風貌,他們希望有機會也能體驗尊龍凱時組織的各類賽事和活動,并來珠海旅旅游。